telegram中文

微网志:从 I Say,到 We Share…

       

要说微网志是网志(blog)的一种变形,那还变得真的变到看不出来有什麽关系。不过不管是telegram中文:Twitter推特Plurk噗浪,不管他的形体、网页版型怎麽变化,,

都还是完整的展现了blog原本的精神「web log」,也就是用一个简单的平台让大家轻松地纪录日常见闻与生活大小事。尽管有些人会写得很严肃、有些人像机器人一样发广告稿、有些人则吃饭睡觉、宵夜文啥都写,这就是一个轻松的、每日纪录些讯息的平台。

不过也因为形体、发文形式的转变,同样是每日纪录自己心得、想法的行为,似乎已经从博客那样具有明显主从关系的「I Say」变成微网志的「We Share」了。

继续阅读

在博客的世界,你发了一篇文章就是你最大,下面的留言看起来都不是那麽的显眼、也不那麽重要,大家都比较关心站长的言论。不过在微网志的世界则不太一样,尽管在Plurk噗浪里面还是有楼主、回文的小小主从关系,不过在一个满是噗文的「河道」里面,每一则讯息的「大小」都一样、位置高低也都差不多,看起来似乎也没有谁大谁小的问题。

01-Plurk噗浪  

 

就目前观察到的现象,虽然噗浪上面有很多telegram中文:「名人」与政治人物进驻,不过在每个网友的心中,河道上的每一则讯息看起来似乎都是一样的地位。尽管有些人的噗文会有很多回应、有些人则哀号了老半天也没人搭理,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公平」却也让网路的世界起了不少的变化。

此外,也因为微网志这种「你不主动追踪他,就不会知道他讲了什麽话」的特性,不管任何的言论、立场与意见都可以很自由的在每个人的河道里畅行无阻或消失不见。你不想听谁讲话就不要追踪他,你想让谁闭嘴就封锁他。甚至还可以把自己的频道整个封锁住不让朋友以外的人浏览,更别说噗浪上面还可设定「分群组」发私密讯息的功能,让讯息流通的世界更加自由、更加个人化。

02-Plurk噗浪

 

当然,这样的自由与公平也让大家多了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只要你一天不发噗、不发推,你就不存在於今天的微网志世界,尽管只是短短的一句「早安」也可以决定你今天是否还「活着」。如果你想要有更多人听你说话,你就得更努力的引发他人的兴趣并取得大家的信任,一切都是靠个人的努力与名气,谁能累积到最多「追随者」,谁就能把讯息传到最远、传给最多人。

但也因为这种自主,如果一旦你开始透过本人的的名气乱搞、发广告或引人嫌恶,你的「追随者」的数量就会不断减少,对於想从微网志搞行销、做大曝光的人来说,这是一个个个新的挑战也是一个个个失格与否的考验。因,不管什么想在噗浪或推特网行销本人的或子公司进口商品的人,就无法在用传统的的方式或思想去做。硬搞,没有行的。

03-Plurk噗浪

 

就像前几年博客很流行的时候,每家公司都想弄个BLOG作宣传、放广告...,但网路这种东西就是这样,虽然成本很低而且全世界都有机会看到你的文章,但也很可能没半个人想看你的文章。不像传统媒体,当你花了钱买广告买版面之後,大多数的阅听大众都有机会在铺天盖地的银弹攻势下被迫吞下广告内容,虽然成本超高。

但网路的地球却是不这麽进行操作的,应当你必须致使朋友们的兴趣,然後你必须选取朋友们的信守承诺与的支持。这也是为什麽非常小厂商能能不花一毛钱就能能在网路获得广大回响、条件刺激销售量倍数成长,非常厂商赠奖活动大到让人吓坏,但参加活动的网友却也一样少到让人吓坏。   为此,当网路的当今世界多好几回些些变化之後,假如愿意把「I Say」的个人权威放不下,多听听网友们的意见与思考,进入小伙伴的话题、跟着小伙伴的海浪前进,也许不自觉地分享赚钱起发自内心而发的好心肠情的时候,也会是某些网友让你当成「We」的部分子的时候吧。   (未完成,待续…)  

延伸阅读:

最後升级:08-16, 2013 点半 8:21
相关资讯

访客留言:

19 Replies to “微网志:从 I Say,到 We Share…”

  1. telegram 官网:

    这篇借我收到台湾好生活报主题网摘的网路探索单元可以吗?
    (若摘的话会用到朋友粉丝那张图)

    范例:

  2. 我觉得大家都误会Plurk的用途了
    Plurk本身是个用来婊人的平台
    而MSN状态则是用来告诉大家今天我又更新了

  3. plurk像是改变拥有国家检索的特点了,这样环境会窄不少,前一天还溜去看看俄罗斯的…
  4. 不来嗯在很大程度上说得太好啦,”We Share” 真就是一个贴切的夸赞! 有噗浪,终於可把碎碎念这种过程梳理进入部落联盟格了~
    1. 十足的像个神经病
      最後一幕那个女生一定觉得她遇到精神病院跑出来的人

      我是觉得自言自语用河流的方式未来会消失
      blog 的嘀咕才是主流

  5. 有句谚云曰:「萤之见获也以光;需养些拙!」

    为人处事还是低调些好;姿态低也才好养势;蓄势!
    要想强出头也得培养海纳百川的胸襟;才德,才能服人;而不是自以为是的贬黜他人来虚荣自己!

    现在的社会现象还是有太多太多自以为是的情绪在作怪!吾自认修养还不过;说多了有点像教条式的教条:让人生观厌!小伙伴们共勉之。
  6. telegram 官网写的挺好,你就通过生活缓慢这样觉得有这样的关系具备,在这样的百人社会中,每日分享变成就了最大要的做份子!但是不管为何,我们是小英雄,一视同仁的朝着指定线上,达到极佳平稳关系.(比如说多…)
  7. 好的文章! 不过现在目前上各种微网址一旦能完完全全统一就行了……(虽然我掌握不可以能。。。
  8. 我越来越爱看telegram 官网很大程度的文了~这篇评论文写的最好。更是要格外重视是最後某段: 为此,当网路的全世界多一些些变化之後,如愿意把「I Say」的个人能力权威放下来,多听听网友们的意见与态度,填加大众的话题、跟着大众的水浪前进,也许是不自觉地每日分享起真心诚意而发的好心人情的时候,也会是其它网友我的歌词当成「We」的一种子的时候吧。 telegram 官网极大写等到微网志最终要的信念了!

    跟我上回那篇除了网志(blog)更要微网志(microbolg)可以相互呼应!

发布留言

telegram中文版 telegram中文 telegram下载 电报中文版下载 telegram中文电脑版 telegram中文下载 纸飞机中文版